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

「我執放下 處處為家」曾經,煩惱問住我:

 

修行的路上,放下和提起二者您有何決策?出家家人二者您作何抉擇?」昨天,菩提告訴我:「放下,不是逃避,而是在萬念俱灰的困境,毅然斷除莫名的畏懼;放下,不是頑空,而是在一念清靜的當下,自然流露妙有的體性。

斷除我執,是斷滅畏懼的怕事。不是隱居深山的逃避,而是對逆境真誠面對的勇氣;斷除我執,是放下小我的自私。不是拋家捨業的無情,而是對家人犧牲奉獻的真情。」和尚,在古代這是一個很尊貴的稱謂,這樣子的美稱,不是因為他身上華麗的袈裟或儉樸的百衲,而是因為他內在有一顆謙恭和藹、純淨高尚的心,無論位居莊嚴佛堂受人供養禮拜,或者處於紛雜囂塵遭人誹謗唾棄,心境一如。眾生,眾念叢生、心隨外境;修行,良知覺醒、證悟佛性。身居紅塵中打滾,或是處於深山裡隱遁,都是虛幻不實的外境因緣,唯有一顆超然覺醒的心才是真實不虛。在家也好,出家也罷,只要有正知正見,都能老實修行善因緣也好,惡因緣也罷,一切皆是修行成就的好因緣。



善因緣可以照亮生命的光芒、安慰自己的悲傷;

惡因緣可以透澈累劫的心盲、茁壯自己的力量。

道場哪裡找?直心是道場;

天堂何處尋?心淨即天堂。

愛到緣盡即生恨,性識無定豈有真;

借問真情何處尋?自性直指慈悲心。

空門非空非無情,有情不有不定性;

佛說慈悲自性生,我執情愛黃粱夢。

佛家法義乃空即是有,真空妙有乃一體無二,並非落入頑空、空無一物之槁木死灰,有情眾生所執之有,無常到來即消失,無法擁有,此乃世法皆成住壞空無定之常規。唯是如來空性中之般若實相才是真實不虛,所以佛菩薩的情才是真情,此曰之慈悲,眾生因我執而由識所顯之萬法,皆是有為法,如電亦如霧,終究落得一場空而泡滅。

世間所謂的愛與情,充其量,不過是甜蜜的負擔;自性流露的慈和悲,淺而言,起碼毫無半點負擔。愛與情,是有所執著,他對我好,我才對他好;他對我壞,我便有所躊躇;慈和悲,是率性而為,無論他對我好或壞,我都對他很好,無怨無悔付出。對自己孩子要慈悲,對自己親人也要慈悲,再將這一份心散播給周遭的人,

因為無所貪求、無所執著,故心安理得中得到清靜、清靜祥和中獲得喜悅。肥皂一經使用,便會逐漸溶化,甚至消失殆盡,但在這之間,卻能將骯髒滌盡;蠟燭一旦點燃,就會開始蒸發,乃至殞命斷魂,但在這過程,卻能讓黑暗退隱。芸芸眾生,孰不貪生?惜命之極,進而愛群。

紛紛念頭,誰不執著?擇善之基,轉而解脫。如果肥皂和蠟燭貪執有形之軀,無常一到終究化為一灘泥,千年後幻滅而不著痕跡;正因為肥皂和蠟燭的斷除我執,它們不再是一塊皂一支燭,而化一輪聖潔一道光明。污濁中的一輪聖潔,帶給人們無量清淨和真純,也洗滌人們心上染垢萬劫的那層無明;黑暗裡的一道光明,送給人們無限溫暖和希望,也點亮人們心中熄滅已久的那盞心燈。

當自己為人服務的時候,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才能開始;在為別人的忘我服務中,這世間所謂的幸福才是真實。諸佛菩薩皆是以利益眾生而成就,並且為眾生而再來世間,如自己親人般的愛護眾生、關愛眾生;身為號稱是佛弟子的行者們,如果因為執意出家、斷滅親情而傷生,恐怕沾污了尊貴的自稱。

佛弟子 燭光子 拙筆

2012.05.02

轉載自:運頓多吉白菩提會《智慧分享(第二卷)

YUNGTON.ORGwww.yungton.org

10 15, 2022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